近日,首届全国智能流体力学会议暨第三届智能流体力学产业联合体大会在陕西西安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智能空气动力学专业组和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智能流体力学产业联合体主办,西北工业大学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会议邀请了国内外智能流体力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和优秀青年学者,共同交流智能流体力学领域前沿问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促进行业人才发展和服务国家需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校长陈十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理事长唐志共,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艳宁,昇思MindSpore业务总经理、昇思开源社区理事长丁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研究所副所长李桂宝,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副理事长吕宏强等30多位嘉宾应邀出席会议,430余名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与行业精英参加了本次会议。

首届全国智能流体力学会议开幕式
首届全国智能流体力学会议开幕式由大会主席、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副理事长、智能空气动力学专业组主任、西北工业大学张伟伟教授主持,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与发展中心唐志共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张艳宁、华为昇思MindSpore业务总经理丁诚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研究所副所长李桂宝分别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理事长唐志共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艳宁

昇思MindSpore业务总经理、昇思开源社区理事长丁诚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研究所副所长李桂宝
会议开幕式后,基金委湍流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陈十一院士、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与发展中心钱炜祺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Bernd R.Noack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张伟伟教授分别做大会报告,大会报告由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副理事长吕宏强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校长陈十一

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与发展中心钱炜祺研究员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Bernd R.Noack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张伟伟教授
会议期间发布了全球首个面向航空航天的高雷诺数湍流数据库“AeroFlowData”,该数据库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高雷诺数湍流数据库的构建与湍流机器学习集成研究”项目的阶段性重大研究成果,由西北工业大学牵头联合国内多家单位,依托飞行器基础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流体力学智能化国际联合研究所和空天地海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平台完成。

高雷诺数湍流数据库发布会现场
分会场报告环节,大会共设置分会场7个,涵盖了AI4CFD、AI4EFD、流场求解前处理和后处理的智能化技术、流体力学大模型、流动数据特征提取与多源数据智能融合、流体力学的知识发现等主题,涌现出大批优秀人才和高质量成果,场场爆满、深入交流、充分研讨,合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前沿热点问题和颠覆性技术协同攻关,全面提升我国在智能流体力学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也为广大流体力学及相关领域的专家、科研工作者及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的高质量平台。

分会场报告交流1

分会场报告交流2

分会场报告交流3
第三届智能流体力学产业联合体大会邀请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王永忠、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王岳青、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王庆洋和深圳十沣科技有限公司宾远为作特邀报告。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王永忠

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王岳青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王庆洋

深圳十沣科技有限公司宾远为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基础科学研究与行业单位的技术对接,推动科技应用和成果转化,产业联合体副秘书长刘溢浪汇报了智能流体力学产业联合体工作进展,并发布面向国内科研院所公开征集的技术需求,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协助行业单位有效解决瓶颈问题,推动高校基础研究的应用落地。

西北工业大学刘溢浪副教授
在联合体大会的圆桌研讨环节,张伟伟教授围绕着气动数据库的现状与智能构建、多源数据融合建模、模型验证和确认等主题组织研讨。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张彦军副总师、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刘万刚副总师、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阮文华研究员、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张淼研究员和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胡宁研究员参与了研讨。

联合体大会的圆桌研讨环节

颁发大会优秀论文
大会主席张伟伟教授主持了会议闭幕式。闭幕式上,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理事长唐志共院士为首届全国智能流体力学会议优秀会议论文颁奖。本次会议共收到来稿210余篇,参与单位102家,口头报告154个,受到行业学者的广泛关注。会议进一步增强了人工智能对传统力学学科的深度赋能,推动了智能流体力学方向的生态建设和蓬勃发展,促进了工程单位需求与前沿研究的更深层次耦合,为加速中国 AI 4Science、AI4Engineering的发展贡献力量。

部分参会老师与工作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