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2月24日起,学校遵照“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的总体部署要求,全面启动线上教学,将课堂教学搬到“云端”或网络上。经过全体师生齐心协力,线上教学稳定有序地完成了前三周的正常秩序。经过这三周,师生们对线上教学有着不同的感受,有收获更有思考。这儿给大家分享两位授课老师和两位同学的心得体会。
(一)《空气动力学基础(双语)》授课教师郝礼书:用心建“桥”,畅通无限
按照学校和学院的积极部署,积极响应国家及学校的相关指导精神,迎难而上,确保“停课不停学”的精神落到实处。对于在线授课,与其他老师一样会面对两个非常现实的问题:1)如何确保正常上课?2)如何确保授课质量?
第一个问题更多偏重“技术”问题,前期学校和学院组织了雨课堂、慕课等各种平台的培训,学院也积极组织有经验的老师进行讲授和测试。在先后尝试过腾讯会议、钉钉、雨课堂、QQ分屏及EV录屏等软件平台,充分考虑在线直播中网络可能的状况,备选了三套方案。一,采用EV录屏软件提前录好一周的授课内容,录制时长以知识点为分界点,而非一节课时长,这样可以减小文件的大小,也便于网络上传和学生的学习,这样在正式上课前心里会非常踏实;二,选择具有课程回放功能的雨课堂作为首选直播平台,便于学生课后复习;三,为了预防万一雨课堂出现拥塞,选择QQ分屏作为备选在线授课方案,以便能直接将PPT中表达的信息投送到学生端屏幕。
第二个问题非常棘手,需要理解和认识到教学方式的改变,并在线授课时 “抓”住学生确保授课质量不下降或少下降。教学方式的转变首先是思想觉悟上要转变,要认识到当前情形下在线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要要适应教学环境的改变,要时刻想着眼前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大眼睛、一双双仔细聆听大耳朵,打起精气神来认真备课讲课。再次,备课时以学生的视角来审视这即将讲授的内容和方式,弄清楚“怎样的老师和怎样的讲课方式或节奏”才能让学生能够坚持“云端”一节课,并能掌握必要的课堂知识点。最后要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减弱或甚至消灭学生上课时的“时间感”。
结合到所讲授的《空气动力学基础(双语)》这门课程,在第一节课中做了如下安排:1)开场白中借用《三字经》讲述了学生、老师以及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和认可了教师的意图;2)课程重要性是通过三个历史故事加以阐述的,中间注重故事中相关情节的关联性,做到既把故事讲好,又潜移默化地将课程的重要性讲清楚;3)课程知识的讲解时注重“先礼后兵”,即讲述前让学生知道即将要讲什么,这些知识点与前后知识点可能存在的逻辑关系,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学习过程中可能的难点是什么,然后再开始讲授;4)增加课程互动环节,在一些知识点间穿插一些答题或提问,既起到解乏的作用,又可以实现对前面知识点的总结,甚至也可以发起一些匿名投票环节,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
郝老师最后总结说:“用心准备,用心与学生交流,将学生时时刻刻都放在心上,必能实现‘心随课程走,直播无距离’的情景”。
图1 郝礼书老师在备课
(二)《通信原理与MATLAB仿真》授课教师和麟:耐心互动,线上线下结合,确保教学实践环节
《通信原理与MATLAB仿真》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传统教学中通过学生上台展示具体程序和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和纠正,增强知识点的理解和实现。网络在线授课中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课程的实践内容?和老师花了一些心思和精力,采用腾讯会议的共享屏幕功能,完成很好的在线展示教学。在上课前一天,收集每一位同学的仿真程序,逐一检查程序运行结果,从中挑选出几个典型案例,包括正确的和有错误的。针对MATLAB语言编程多种方法可以实现同一功能的问题,由老师完成汇总报告。同学们则分成小组,提前讨论并组织要汇报的内容。每次上课时,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屏幕,讲解程序及运行结果,其他同学和老师参与程序的点评、讨论。然后老师讲解提前挑选出的案例,分析问题,最后给出几份好的案例,并展示课前形成的汇总报告。课后,老师将案例和报告发给学生,供他们学习参考并对原有程序进行修改,最终提交正确的作业,形成一个闭环。
图2 和麟老师在线授课与程序展示
通过屏幕分享的方式,可以完成实践环节的教学及相关的讨论和汇报活动,此过程需要任课教师提前做大量的线下准备工作,对学生的程序进行细致的解读分析、运行比较、归纳总结,线上上需要把控汇报点评讨论的节奏、内容和方式。和老师说:“目前线上线下结合的授课方式可以实现实践教学的互动,但还是存在一些弊端,与传统教室里面对面实践教学相比,效果有折扣。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师生们能回到教室畅快地分享沟通,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三)2018级河南学生王珂乐:线上学习,被动变主动,意料之外的收获
曾经小时候幻想着用电脑上课的情形在这次疫情推动下,突如其来地闯入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在二月中旬开始真切感受到学校在线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着,每天都能接收到不同开课课程群的信息,包括课程的信息,课群群号以及师生信息,每一次接到通知总能感受到来自授课老师的敬业与奉献。
2月24日,正式线上授课开始,“堂堂的一线老师正式当起十八线小主播”,老师们大多从零开始,短时间内学习与运用网络平台来保证正常的教学。而作为听课的我们,也是表现出良好的状态,到课率比线下教学高出不少。如思政课程,过去情况是第二周到教室上课的同学会锐减,课堂提问环节常因为缺席而出现冷场,而现在的“云端”课堂还没出现过冷场,可见线上课程的便利性确实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其次,隔着屏幕的线上交流让不太擅长面对面沟通的同学变得更加活跃,师生关系更加亲切,如材料力学课的黄老师每次课前,会准备一首音乐来提高我们的精神状态并步入正式的学习。而每节课前争相猜出音乐的名称成为了我们班课前与老师互动的一个方式。
图3 材料力学课前的背景音乐竞猜
线上教学的学习过程中缺少纸质教材,让大部分同学依赖电子版,尽管查阅批注方面造成不便,迫使我们做笔记却带来意料之外的效果。如《机械制造基础》这门课,采用原始的手写整理笔记的方式,用iPad来提高整理笔记的效率,对课后查漏补缺起到了重要作用。
图4 王珂乐在家学习及iPad整理笔记
慕课是我们课后学习中的“主战场”,课堂上没弄明白的知识可以巩固,需要熟练掌握的可以用课后习题进行测试。不过这一环节中,平台工具有明显缺陷。如有关各种测试的截止时间确实毫无规律,在面对各种课程都在慕课上有测试时,错过测试这一问题无疑成为了很多同学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还有课后主观填空题必须与程序设置答案丝毫不差,也被大家吐槽。当然同学们在讨论后也决定更加严谨地组织自己的答案,即使依然无法得到全部课后题分数,也要力求与答案更加接近。
王珂乐说:“这次线上学习是一次很不错的尝试。我认为利大于弊,困难虽然存在,但终究会被克服。用一句话总结在线学习的感触:一网相牵,与两三挚友,得四五良师,提七八疑问,论九十定理,百水千山共此时,万众一心战疫情。待重头工大校园再相见,共庆祖国跨艰险”。
(四)2019级航空航天大类学生李皓雪:线上学习,兴奋之后是思念
2020年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假期,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病毒由武汉市飞速蔓延至全国,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甚至有“逆行者”用生命谱写了先锋队赞歌。
2月24日按照学校的安排开始在线上课,起初的兴奋让同学都觉得有趣,时常有进不去直播间的同学发出各种娱乐表情,也偶有学生太多把老师挤出去的现象,大家把上网课当成乐趣,尤其是体育课和舞蹈课,奇奇怪怪,五花八门。随着网课趋于正常,同学们基本都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为了能够跟上课程的进度,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丝毫不敢懈怠。
图5 李皓雪在家学习情形
在校学习与在家学习各有利弊,在学校每天大清早就要赶到教室抢座位,有时来不及吃早饭,饿着肚子准备上课,而在家里每天能吃到妈妈做的早餐,不用在教学楼与宿舍间奔波,在家长的监督下,晚上睡眠的质量也有了保证,元气满满的期待早上第一节课。但是家里不如学校的学习氛围浓厚,无法与老师直接的面对面交流,很难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报告,遇到不会的高数计方题也只能是对着电脑叹息。
宅在家里的每一天,除了学习课程,时刻关注疫情发展态势,合理安排每一天的时间,课余跟着妈妈学女红做家务,体味了从一次次制作失败到最终成果的欣喜。期间,爸爸妈妈作为中共党员每天都会去社区执勤,在爸爸的鼓励下,我做好防护走出家门加入了社区疫情防控队伍,成为一名小小志愿者,从最初的胆怯到适应,偶尔的委屈,到内心的快乐。通过疫情防控社会实践,作为西工大学子而骄傲自豪。
图6 李皓雪参加志愿活动与课余锻炼
李皓雪说:“我想念青春亮丽的工大校园,想念书香氤氲的图书馆和实验楼,想念山水田园的启真湖,想念朝气蓬勃的操场,更想念我的舍友。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回到校园去学习”。
组稿:杨华保,苏润娥 审核:万方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