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队是谁?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04日      点击:次  |   审核:航空学院

“我们站在赛场就是要拿冠军!”

“永远要让自己有立于巅峰的实力!”

他是严格的“铁面”队长,也是随和睿智的“大师兄”。

他就是西北工业大学航模队领队,航空学院副教授——郭庆。

 

“兴趣终成一生所爱,西工大圆了我的航空梦”

“航模对于我来说是爱好、是事业、更是责任,骨子里我就与航模密不可分。”

痴迷飞机,尤其对航空模型情有独钟的郭庆,自幼励志成为一名飞机设计师。“中学时期有条件接触到关于航模的一些活动,我就开始自学,自己爱琢磨,也请教了一些名师,从理论和实际操作上进行系统科学的打磨。”

“我很享受与航模为伴的日子,这条路对于我来说像命中注定的一样。”望着一排排陈列在架子上的飞机模型,郭庆眼中是有光的。

 

 

“我的时间一半给了教学和科研,一半给了航模队。”郭庆笑说。

“本科阶段我加入了学校航模队,并且担任队长,由于条件有限,模型上需要的一些特殊材料很难买到,我们就凭学生证和老航模队员的证明,到当时无人机所后面的杂物堆里去捡。” 忆起学生时代,郭庆不无感叹,“这种感觉真是像去‘捡漏’一样,有些东西在别人眼里毫无用处,对我们来说简直如获至宝。”


2004年比赛现场照片,中间戴帽者为本科时期的郭庆

 

“航模最大的乐趣在于尽可能地释放了动手的能力,当你的奇思妙在一架航模上得到了实现,那种成就感是无法形容的。”

郭庆至今还记得,2004年,他作为学生队长代领团队参加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的载重飞机项目的比赛,惜获亚军。自此,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更加努力地带领队员进行创新。之后每年团队都代表学校参赛,引领了该赛事的发展趋势,夺得多项冠军及一等奖,例如3kg级限时载运空投项目个人冠军及团体冠军,双机分离个人/团体冠军,太阳能飞机冠军等。

 

为学生讲解飞机比例结构

 

“西工大是全国开展航模运动最早的高校之一,开创了我国航空模型运动和航空科技创新的先河,这里是我圆梦和造梦的地方。”2000年,郭庆考入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12年获得飞行器设计专业博士学位,一年后留校任教直到今天。

“把儿时的爱好做成了一辈子追求的事业,然后又帮有同样志趣的学生继续他们的梦想,我是特别幸运又特别幸福的。”

 

追求极致,“逼”出来的上千次荣耀

“航模队很苦,没有热爱和敬畏之心,早晚是会出局的。”郭庆自认是位极其严格的指导老师。

“我们初选队员时没有门槛,对学生也是完全开放,只要你喜欢,都可以来。第一次招新时就告诉大家,航模队不是天天玩飞机,更多是在设计、制作飞机,然后就有很多人退出了;后续因为工作强度和抗压能力差,又会有很多人选择退出。规则就是如此,去留都在学生自己。”

他也极度爱惜团队的每一位成员,“能够走到最后的都是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我会鼓励大家继续往更高处飞。”

航模队的很多主力队员并非航空专业,如何将一群零基础的散兵打造成实力顶尖的冠军队伍,郭庆有他独特的教学方式。

“航模一定得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我们鼓励老带新,让大家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比给他们几本教材更有效率。一架完美的航模之后需要队员具备综合的工程实践能力,必要的时候我会逼着他们去学基础知识,绘图、设计、动画等等,不管是平时训练还是参赛,每一位队员都要具备做到最好的能力。”

“当所有的细节都做到了极致,这个时候你就是冠军了。”

2017年以来,郭庆累计带领团队获得国际级冠军2项,亚军季军各1项,国家级冠军2项,全国一等奖25项,二、三等奖近百项。在201910月结束的世界大学生航空设计类最具权威性的赛事之一的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中更是勇夺10项一等奖。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3年航空科技创新基地成立以来,郭庆参加、带领及指导团队共获国际、国内赛事近千次奖项。

“冠军的称号充满荣耀,但它的背后,是一次次泪水的教训,是对规矩的坚守和对团队精神的坚持。”面对荣誉,郭庆始终理智冷静,他珍视每一次成功更难忘每一次失败。

 

 

20161017日,世界新概念飞行器设计大赛落幕,西工大研究生创新基地NPU-INNOVATION队受邀参赛。经过10个月的精心设计训练,凭借优异的设计报告从世界近百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飞行阶段,经过六天的艰苦比拼,最终力压德国、波兰等强队,荣获冠军并得到AIRBUS特别大奖。

而鲜少有人知道,这次大奖来之不易。

比赛当日,团队顶住第一轮飞行飞机坠地严重受损的的压力,争分夺秒进行抢修,最终在第二轮飞行中绝地反击,获得飞行部分全场最高分。

2012年,团队在湖北荆门参加三公斤级的载重飞机比赛,第一轮操作中航模因故障摔毁,没有备机,历时一个月做出来的飞机,要在一天之内修好,队员们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甚至有女同学当场情绪崩溃哭着想要退赛,“败也要败在赛场上!”郭庆从未有过退缩的念头,最后和大家一起顶着压力在上场前3分钟将模型修好,最终获得了比赛冠军。

赛场上总是充满各种不确定,指导老师处变不惊和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往往直接影响着整个团队的状态。

 

 

“如果连参赛的胆量都没有,那付出再多都是无意义的,这也是我个人的风格,可以失败,但是一定要有成功的实力。每一次比赛都是历经了千辛万苦才站上了世界之巅,为了冠军,团队成员付出的太多太多,但是不服输、不怕苦这些经历对于大家来说才是最宝贵的。”郭庆说,荣誉并非唯一目的,他想让每一位队员都能从一次次的成功与失败当中体会到人生别样的滋味。

“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世界大学生载重飞机设计飞行挑战赛”、“世界新概念飞行器设计大赛”、“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空中机器人大赛”、“中航工业杯无人机大赛”、“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郭庆正带着航模队翱翔于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的蓝天上,从中汲取新的养分和力量。

 

“接力棒交到了我手中,我就应该把这段路走好”

2016年学校举办‘航空模型运动六十周年’的纪念活动,当时我负责联络和接待一些返校的航模队老队员,听到老前辈们一口一声喊我郭队,这种认同感让我觉得航模队带给我的已经远远超越了一个团体。”谈及航模队,郭庆总是满怀深情。

 

 

航空模型与无人机本是“同根生”,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系。

“航模从来都不是小打小闹,它可以无限接近航空梦。我们这里走出了很多年轻有为的总师,例如,2001级航模队毕业生周明,他在研制比赛飞机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小型低速飞行器设计和制造技术,毕业后在我校无人机研究所继续从事无人飞行器的研发工作,并在2006年航模队参赛飞机的基础上开发出了ASN216ASN218型无人机,广泛应用于测绘等领域。在无人机所工作期间,担任多型无人机的项目总设计师,有利的推动了无人机所小型民用无人机的发展。”

 

 

“冠军也好,成果也罢,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多优秀的成绩,我觉得靠的是前辈们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坚韧不拔、永不言弃和不忘初心的宝贵精神。”郭庆说,一届又一届年轻的航模队员从懵懂无知到无所畏惧,最大的收获还是来自经验和智慧的传承。

“大航空实现强国梦想,小航模助力航空创新”对于航模,郭庆不只是情怀,他还有更大的“野心”。

 

 

作为航模队和航空科技创新基地的负责人,郭庆近年来共培养了近3000名学生,其中参赛获国家奖的学生超过500人次,获国际奖的学生逾40人次,每年竞赛指导学生累计超过500学时,并跨越全校13个学院的22个专业。

“航模是我们普通人最接近蓝天的承载,让更多人关注航模、热爱航模,从而推广我们西工大的‘三航文化’,我有责任做的更多。”

 

 

为满足航空科技进校园的需求,郭庆目前已针对中小学生编写了157节航空创新科普课程,正在编写的面向青少年的航空创新类教材5册。主编出版的《模型飞机创新设计与实践—简易飞机设计》教材,已被全国200余所中小学用于科技课程或科技社团的学习之中,也为我校的招生宣传从娃娃抓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航空创新教育是一条有趣又有意义的漫长道路,我们拿得了冠军做的了引领,让有梦的人能够飞的更高。”

扩展阅读:

西北工业大学航模队是我国传统航模劲旅,自建队之初就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早在1955年,南京紫金山麓卫岗,我国第一架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紫金山之鹰”,就是由当时的华东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前身之一)的航模队研制并试飞成功。

198411月,西北工业大学无人机研究所成立,西工大无人机事业从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完成由“航模”到“无人机”的蝶变。

60年中,西工大航模队六次蝉联全运会冠军,数十次获得全国航空锦标赛冠军,从这里走出了十余位飞机总设计师,一大批行业领军人物,以及无数的中国航空事业的骨干人才。

“小航模、大航空”,西工大航模运动的发展直接投射出中国无人机的研制历程,成为我国航空事业进步的缩影,更助力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六十余年风雨砥砺,十几代人初心如磐。

稿件来源:西北工业大学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127号

邮编:710072

联系:西北工业大学航空楼A319办公室

TEL:029-88493671  FAX:029-88493671

版权所有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 http://hangkong.nwpu.edu.cn

空院微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