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学院1965级校友、航空工业623所原所长王凤山辞世。
本文摘自张聚恩先生撰写的纪念文章《王凤山所长的那双手》。
王凤山生于1941年1月15日,辞世时离81周岁相差16天。他是一个农家子弟,在艰难困苦中求学奋进,1965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结构强度专业,遂进入623所工作,直到2004年退休。他将40载年华献给了祖国的航空强度事业,成长为该领域的国家级专家,用一生践行了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承诺,是中国航空工业战线的一名杰出代表。
王凤山从1990年担任所长,一干就是11年。上任之初,研究所面临极度困难的局面,因处陕西耀县,发展受限,人心不稳。全所职工翘首以盼迁入西安,却因经济状况差,几近停滞。他和刘国光老书记默契配合,肝胆相照,带领班子和全体员工忘我奋斗、双线作战,一面完成科研任务、改革脱困,一面筹措资金、实现搬迁。经历三年奋斗,终于实现了从小三线走向中心城市的跨越,为623所的二次创业构建起新的发展平台。
王凤山具有深厚的学术修养与造诣。1985年8月至1986年12月,他在美国波音公司作访问学者,对于航空先进国家的技术发展有真切了解。担任所长期间,他同时兼任总工程师,对全所的技术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全局性周密筹划。在他的领导下,623所的科研水平有了长足进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对航空业的日益重视,试验设施建设也逐步展开新局面,从此走上迅猛发展的快车道。
如今的623所,一所三地(西安、阎良、上海),拥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拥有世界一流的航空器强度试验配套设施,可谓天翻地覆,今非昔比。但请别忘记,这一切是如何得来的,没有昔日卧薪,何来今日辉煌!
那时,在与他的工作交往中,有两点体现了他的鲜明个性,又令我深为感动:第一,讲外语;第二,掉眼泪。
讲外语——他的学养是深入到血脉里的,谈吐间常不经意带出外语词句,以佐证观点,强化说服力。透过这个小习惯,也反映出他对人才及其培养的特殊理解与独到见解。在航空系统,623所能成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排头兵,王所长做出了奠基性贡献。为了开拓科技人员视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他鼓励大家学外语、说外语,积极创造条件,让科技人员参加学术会议和出国深造学习。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623所不仅科研硕果累累,还涌现出一批具有行业和领域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以及胜任国际交往、专业与外语能力俱佳的科技骨干,为此后直至今天的腾飞发展奠定了宝贵的人才基础。
掉眼泪——在与他同期、年龄相近的这一批科研院所领导中,王凤山的激情和悲情是出了名的。为了给所里争项目、争课题、讨地位、讨经费,他常“跑部”游说,力陈强度试验的重要性和不重视将带来的后果,言之动情,有理有据。在说到所里的困难,大家是如何为事业而坚守和苦斗时,他会情难自已地潸然落泪。不比现在,一个课题的经费动辄百、千万,那时三位数量级题目很少,两位数、甚至个位数经费的项目都需要费大力气争取;而一旦争取到,这笔经费简直就是稳队伍、保能力的“救命钱”。
写到这里,不由地想起另一位老所长——603所(如今的一飞院)李洪毅。王李二人所处境遇相同,个人风格也颇相近,都是激情与悲情交织的好所长。他们在事业需要的时候,临难受命,挺身而出,继往开来,接棒传力,交出了对得起历史、对得起事业、对得起后人的高分答卷;他们又都是好人、好党员,两袖清风,不图名利,堪称一代名流,令人深为敬重。但愿现在的晚辈们懂得前人奋斗的艰辛,珍惜当下,创造未来,也把老一辈的高风亮节真正学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