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派】2025年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优秀本科生赴俄罗斯高校开展学分项目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24日      点击:次  |   审核:郑水平

1. 派往单位:莫斯科航空学院

2. 选派对象: 2022级本科生

3. 派出时间:20259月(派出5-6个月)

4. 学习安排:课程学习或毕业设计

5. 报名条件及流程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品行优良,身体健康。

2) 成绩平均分不低于80分或专业排名前30%。

3) 无不及格科目。

4) 通过英语六级。

5) 学生自愿申请,学校择优选拔

6) 31日至38日,申请人登录国家留学基金委网上报名系统(http://apply.csc.edu.cn/)进行网上填报,填报时,受理机构应选择“西北工业大学”。

6. 申请材料

1) 中英文简历

2) 在校成绩单(自本科一年级起,翱翔门户下载,无需盖章)

3) 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

4) 报名表。

5) 身份证扫描件。

6) 公派留学承诺书(见附件2

7) 报名表(见附件3

7. 相关费用

1) 国家留学基金委提供规定留学期间的奖学金1100美元/月,及一次性往返国际旅费。

2) 莫斯科航空学院学费3000美元,住宿费150美元左右。

3) 留学期间每月生活费300美元

8. 留学基金委网上申请材料

留学基金委网上申报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根据派出类别参考以下链接:

https://bg.csc.edu.cn/DownLoad.aspx?PROJECTCODE=660101

9. 派出与管理

1.被录取人员拟于2025秋季学期。凡未按期派出者,其留学资格将自动取消。未经批准擅自放弃资格或不按期派出者,5年内不得再申请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如有特殊原因确实无法执行派出任务的,学生本人务必在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办理放弃公派留学资格的相关手续。关于派出前相关管理流程,参考《关于启用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派出前管理在线申办功能的通知》通知链接:https://www.csc.edu.cn/news/gonggao/2394

2.对留学人员的管理实行“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办法。留学人员派出前须在国内签订并公证《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交存保证金、办理《国际旅行健康检查证明书》,通过相关留学服务机构办理派出手续。

3.按照《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规定,留学人员自抵达留学所在国后十日内凭《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资格证书》、《国家公派留学人员报到证明》向中国驻留学所在国使(领)馆办理报到手续后方可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4.国家留学基金委对攻读博士学位的公派研究生的学业进展进行年度审核。联合培养博士生,联合培养硕士生每学期末须提交经国外导师签字认可的学习报告发送至项目组、研究生院及国内导师,同时通过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有关驻外使(领)馆。

6.留学人员与获得资助有关的论文、研究项目或科研成果在成文、发表、公开时,应注明 “本研究/成果/论文得到国家留学基金促进与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发表论文的署名单位必须包括“西北工业大学”。

7.欲提前回国的留学人员必须提前向派出前所在学院及国际合作处提交书面申请,留学单位出具的情况说明以及证明信。如因身体原因需提前回国,还应提交医院诊断证明。

10. 咨询方式

有意愿申报本项目的同学请于2025年130日前填写问卷:https://www.wjx.cn/vm/tURFn8Q.aspx,并加入项目咨询QQ群:248321568,申请材料请220日之前组合成一个pdf格式的文件(命名为姓名+学号+莫航学分项目发送至邮箱zheng2014@nwpu.edu.cn


11. 留学单位简介

莫斯科航空学院(国立研究型大学)成立于1930年,是莫斯科几个主要的工程高等教育机构之一。自成立以来,莫斯科航空学院一直引领着俄罗斯乃至全球航空技术的进步。俄罗斯图波列夫设计局、米格设计局、雅可夫列夫设计局的设计师曾经是航空学院第一代教授。俄罗斯许多著名国家院士、科学家及一些著名宇航员都出自航空学院。大学拥有超过250位航空航天业首席设计师、50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22名宇航员和100名试飞员,以及60个奥运冠军。莫斯科航空学院拥有13个学院、56个系、128个实验室、3个设计局、多个计算机中心、一个实验工厂、一套运动航空训练设施、一个飞机场、以及两个科研机构(应用力学和电气力学、低温研究)。莫斯科航空学院为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俄方成员。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127号

邮编:710072

联系:西北工业大学航空楼A319办公室

TEL:029-88493671  FAX:029-88493671

版权所有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 http://hangkong.nwpu.edu.cn

空院微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