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可靠性与运行支持工程研究所于2020年6月16日由西北工业大学“科字〔2020〕27号文件”批准成立。研究所主持的“机构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和“机构可靠性工程应用研究”分别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和陕西省自然科学技术进步奖两项省部级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863计划项目、航空基金、预研及参研××专项科研课题20余项及科研院所型号项目50余项,总经费5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等索引100余篇。研究所依托我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优势学科,是一个集科研、开发、应用于一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机构,可为我国重要领域装备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二、主要研究方向
1、复杂装备运行可靠性及工程应用
2、结构机构可靠性设计、试验技术及工程应用
3、复杂装备综合保障及工程应用
4、复杂装备全寿命周期可靠性管理平台
三、发展目标
结合本单位多年来在航空航天兵器装备及其典型部附件的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分析设计及运行支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抓住国家国防工业和民用高技术装备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进一步系统性地开展航空航天兵器装备可靠性与运行支持的研究工作,提升学科的整体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研究成果
1、基础理论方法及技术:在复杂装备可靠性设计方面,发展出了多种基于机器学习、混合代理模型、数据驱动方法等多种可靠性理论方法和技术;在结构/机构可靠性和灵敏度分析方面,结合多种传统代理模型和智能算法,提出适用于多学科多目标综合可靠性分析的混合代理模型方法,实现考虑多参数、多失效模式的结构/机构概率分析;在运行可靠性分析研究方面,基于航空大数据(飞行大数据和维修大数据),探究了矢量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智能方法在民机运行可靠性中的应用,实现了基于航空大数据的维修任务优化及维修支持方案确定。在航材库存管理方面,结合国内航空公司及国产民机运营数据,开展了基于边际分析法、马尔科夫链、粒子群算法等方法在国产民机航材规划中的应用,实现了直接维修成本DMC降低10%以上。
2、自主开发软件平台: 民机舱门/起落架/活动面可靠性、安全性设计平台,XX卫星可靠性管理平台,飞机AMM验证平台,原位无损检测可靠性平台,民机维修资源规划平台,小子样可靠性评估软件,民机修理方案开发平台等。
3、工程应用:研究成果一逐步应用于C919、ARJ21-700、MA60/600/700/600货机、XX军机、大运、载人飞船、导航卫星、XX榴弹炮等多个型号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等领域的技术难题。
五、科研梯队状况与人才培养能力
研究所负责人为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冯蕴雯教授/博导,是工信部××专项十三五专家组成员专家。研究所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副研究员2人,高级实验师1人;共有研究生4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33人。预计每2年引进优秀青年教师1人。部分优秀毕业生已经成为航空航天主机院所的杰出科技人才。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冯蕴雯
地址: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航空楼C座503
邮箱:fengyunwen@nwpu.edu.cn
Tel: 029-88460383/13088980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