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钰博:我在法国高等航空航天与汽车制造工程师学院的留学经历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12日      点击:    文字:张钰博  |   审核:宣建林

一、自我介绍

张钰博,航空学院2020级本科生、2024级博士研究生,师从索涛教授,于2023年上半年赴法国高等航空航天与汽车制造工程师学校(ESTACA)开展了为期五个月的交流学习,学习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EI论文三篇。

二、学习与研究

学习期间,我与美德泰三国留学生一同完成了最优喷管结构设计项目。项目主题为流体推力矢量,考虑激波矢量控制,激波矢量控制是通过向喷嘴的分叉部分注入流体来实现的,这会在流动中出现激波,由于除了与流体推力矢量相关的控制阀之外没有其他机械硬件,因此消除了与机械移动襟翼相关的问题,但同时两处流动从同一来流中吸取空气会大大减少发动机所能达到的最大推力,因此第二压力比需要尽可能降低。

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喷管效率,尝试了四种不同的喷管设计,第二流动、单孔流动、多孔流动以及喷管流动,以喷管效率作为优劣衡量标准得到四种喷管设计的最优解(如下图)。综合来看,双孔流动的推力比最大,单孔流动与双孔流动的效率相近,均较高,这里采用加权平均方法,我们认为双孔流动设计是较佳设计。

交流期间,我还先后修习了《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Finite Element Method》《Hydraulic systems simulation》《Heat Transfer》等16门课程,获得了30个欧洲学分。教授们授课十分认真,上课形式多样,让我巩固了理论基础,同时也让我对学科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收  获

1.适应文化差异,拓宽视野

留学期间,我深刻体验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学会了更加开放和包容地看待不同的文化,并努力适应和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不同国家同学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不尽相同,例如美国普渡大学同学自由而高效,德国同学思维严谨,巴西同学们热情奔放,与他们一起学习、交流,聆听他们新鲜有趣的经历,大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同时,我也将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包括诗词、美食介绍给我的国际同学,让他们对中国更加了解与认同。我还作为特邀学生参与了ESTACA的中文课,与法国同学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互动。

身在巴黎,先后八次前往埃菲尔铁塔、六次前往卢浮宫、三次前往奥赛博物馆、两次前往凡尔赛宫等世界闻名的地方让我大开眼界,一件件世界级瑰宝背后都有着它们的故事,让人沉醉其中,每次前往我都会游览到接近闭馆,离开时仍然念念不舍。

2.提升语言能力

留学期间,我通过与人交流、课程学习以及文献阅读等方式,语言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能够自由地与不同国家的同学交流。作为本次项目的唯一一个中国交流生,初到国外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上课讨论都感到不适应,完全的英文交流让欠缺口语练习的我感到些许吃力。通过日常积极主动与同学交流,我很快适应了英文交流环境,融入了国际化学习环境。在锻炼英语的同时,我还积极学习法语,通过一学期法语课程和法国同学的帮助,我逐渐能用法语进行日常交流。

3.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留学期间需要独立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租房、购物、烹饪等。这些经历让我们可以很快学会独立生活,并且培养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初到法国开启一个人的生活,我有些手足无措,手机卡、银行卡以及日常生活用品都需要一件件去解决。还记得刚到的第一天,早晨去买早饭却由于看不懂又没有网络而只买了一块儿奶酪;买回学习用的台灯却发现没有灯泡。一系列有趣而难忘的事情让我慢慢熟悉并且适应了法国的生活。法国周日是休息日,几乎所有商店、超市、餐馆都不开门,我也逐渐从顿顿吃泡面改为自己做饭,从最开始做饭到吃完需要三四个小时逐渐到信手拈来。

四、结  语

人生中第一次走出国门,独自来到法国巴黎,全新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带给了我许多新的体验,拓宽了我的视野,提升我的学习与科研能力,培养了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是终生难忘的宝贵经历。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127号

邮编:710072

联系:西北工业大学航空楼A319办公室

TEL:029-88493671  FAX:029-88493671

版权所有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 http://hangkong.nwpu.edu.cn

空院微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