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弘扬和传承华航西迁精神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18日      点击:    文字:何洪庆、虞企鹤、唐宗焕、姜节胜、赵嵋麟  |   审核:宣建林

1952年中国建立了华东航空学院(以下简称华航)和北京航空学院两所航空名校,1956年华航按中央布局西迁,落户在西安市边家村旁(现西工大友谊校区),改名为西安航空学院(简称西航)。西航弘扬西迁精神,教学科研很快走上正轨并迅速发展,与西安交通大学并立成为西安地区数一数二的名校。1957年高教部和二机部共同决定位于咸阳的西北工学院(简称西工)迁入西航原址(现西工大友谊校区),合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1970年我国国防名校原“哈军工”空军工程系整建制迁入西工大,增强了学校航空航天等专业的实力。西工大传承了西迁精神,经过多年努力,先后进人了“国家重点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行列,建成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学科特色的多科性开放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一、华航——航空英才的摇篮

华航由国内三所著名大学:交通大学(简称交大)、南京大学(原“国立中央大学”,简称南大)、浙江大学(简称浙大)的航空工程系于1952年合并而成。华航以其一流的师资和航空专业而闻名,为广大青年学生所向往。今天,西工大独特的校风、优良的办学传统,以及它在国内的地位和影响,都可以从华航及其前身的办学历史中找到渊源。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飞机长驱直入狂轰滥炸,亡国的危机笼罩着神州大地,“航空救国”催生着中国自己的航空工程教育。作为中国著名大学的交通大学,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发展航空科技和培养航空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

早在1929年,交大就着手筹建航空专业,1931年开始在机械工程学院的高年级开设“航空工程”课程。钱学森在交大机械工程学院就读时,对航空已产生浓厚兴趣,在四年级的两个学期里都选修了“航空工程”课,并先后发表6篇航空科学论文。在交大开设过“航空工程”课程的姜长英先生,1994 年在西工大过90大寿时,钱学森曾致信祝贺:“我以一后辈,在此恭祝您健康长寿!并对您一生对我国航空事业所做的重大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钱学森从交大毕业后,考取了清华的庚子赔款留学名额,是交大赴美学习航空工程专业的第一人,1935年先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硕士学位,继而转往加州理工大学师从冯·卡门攻读航空工程博士学位。

钱学森先生历经艰难曲折回国以后,对西工大尤为关注,尤其不愿题词的钱先生,给华航、西航、西工大三个时期的三次题词是绝无仅有的。他亲临西工大参观、指导,与校领导和教师谈话,他的特别关注和帮助,对西工大建立无线电、控制等学科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尤其与西工大建立和发展导弹专业直接相关。钱学森是交大首批学习航空科学的毕业生之一,对华航、西航、西工大有如此特别深厚的情结,是因为他在交大的学习经历与西工大是“同门同行”、血脉相连,自然形成了特殊的情结。他与西工大航空航天历史渊源最为深远,与西工大情结最为深厚,是对西工大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发展方向最为关切的同门前辈、资深学长和校友。钱学森对西工大特别亲近关切,使西工大得益匪浅,也是西工大人的荣耀、骄傲和榜样!

1935年秋,交大在机械学院内开设“航空门”,实际就是正式的航空工程本科专业。1942年,在重庆九龙坡的交大设立航空工程系,首任系主任是曹鹤荪(1912年生,江苏江阴人)。航空工程系历届主任还有季文美(1912年生,浙江义乌人)和王宏基(1912年生,江苏吴江人)。他们三人同时进意大利都灵大学攻读航空工程,曹、季两人获博士学位,王因病未完成答辩,三人于1937年同年回国,他们是交大航空工程系建设的核心,著名的航空航天教育家。(赴意攻读的还有许玉赞、万一,后来也一直在华航、西航、西工大任教。)

先后在交大航空工程系任教的教授有曹鹤荪、季文美、许玉赞、岳劼毅、马明德、杨彭基、姜长英和王宏基。其中季文美、许玉赞、万一、杨彭基、王宏基、姜长英诸教授后来一直在华航、西航、西工大任教,岳劼毅被调入“哈军工”,又于1970年并入西工大任教。曹鹤荪到华航不久就被调入“哈军工”,最后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他主要从事高超音速空气动力学、稀薄空气动力学研究,是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王宏基教授在交大时组建了我国第一个活塞式航空发动机试车台,这套装置后来搬到华航、西航,在教学科研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交大航空工程系从1945年到1952年共有9届毕业生,连同“航空门”的毕业生不少于260人,大部分留在国内航空部门工作。他们基础扎实、勤勉朴实,不少人后来成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栋梁之才和领军人物,譬如:

庄逢甘,江苏常州人。1946年毕业于交大航空工程系并留校任教,1947年赴美留学,1950 年获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数学博士,1950年回国,先后在交大航空工程系、“哈军工”空军工程系任教,1956年调国防部五院筹建空气动力研究所,历任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所长、国防科工委基地副司令员、航天部总工程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志千,1914年生于江苏淮阴。1937年毕业于交大机械系航空门,曾在云南、四川的飞机厂工作。1943年赴美国、英国参加飞机型号设计,1949年回国,1958年为研制“歼教-Ⅰ”做出重要贡献,1961年任沈飞总工程师,为我国自行设计喷气式飞机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被誉为中国高速歼击机之父。

顾诵芬,1930年生,江苏苏州人。1951年毕业于交大航空工程系,是我国“歼8-Ⅱ”总设计师,被誉为“歼8之父”,曾任中国航空研究院飞机设计所总设计师、所长,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屠基达,1927年生,浙江绍兴人。1951年毕业于交大航空工程系,曾主持设计“初教6”“歼教-5”,1975年任“成飞”设计所所长、总工程师,被誉为“歼7之父”,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说到中央大学(以下简称中大)航空工程教育的起步、成长,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爱国学者、中国航空工程教育的开拓者和先驱——罗荣安。罗荣安,1900年生于上海,1918年由清华保送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23年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是我国赴美学习航空工程最早的学者之一。之后在美国多家航空公司任职,主要从事飞机结构设计与应力分析计算,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当时凡经他签名的应力分析计算书,均为美国商务部主管审核单位无条件通过。1935年7月,中大与航空委员会合作,首先设立“机械特别研究班”,简称“机特班”。“机特班”一共办了4届,共毕业学生33人,这33人数目不大,但都不是等闲之辈,罗荣安为这个班一度倾注了全部心血。

1937年夏,中大航空工程系正式成立,这是我国最早成立的航空工程系。中大航空工程系的专业课程主要参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的课程安排,拥有引擎、仪表、结构、风洞等几个实验室,实验室条件在国内领先。中大的风洞是意大利进口的直流式风洞,安装不久,抗战爆发,又转运到重庆。由于其壳体庞大笨重,只能掩埋在南京郊区,后被日本人挖去,抗战胜利后又搬回南京。1956 年这台风洞又搬迁落户西航,20年间经历了两次西迁,确是中国航空教育史的重要见证。

罗荣安在中大航空工程系任职的8年,正值抗战艰难的岁月,可以说,航空工程系师生是在敌机轰炸的间隙中完成教学任务的。但艰难困苦挡不住英才的造就,他当年的学生中,后来成为中外院士的就有7人,他们是陆元九(陀螺及惯性导航专家,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陆孝彭(“强-5”飞机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同骥(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柏实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李耀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冯元桢(美国加州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沈申甫(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没有院士头衔但成就毫不逊色的专家有徐舜寿(1939年毕业于中大航空工程系,领导了我国第一架“歼教-1”的自行设计、研制,被誉为新中国飞机设计第一人),董绍庸(1940年毕业于中大航空系,航空部发动机实验基地总工程师,为建成高空模拟试验台做出重大贡献),虞光裕(1941年毕业于中大航空工程系,中国航空研究院发动机研究所总设计师,我国第一台喷气发动机的总设计师),张阿舟(1941 年毕业于中大航空工程系,新中国制造的首架飞机“初教5”主工程师,获特等功,曾任南航副院长),沈永忠(美国航空航天中心主任)以及黄玉珊(1917年生,江苏南京人,中大土木系毕业后考入首届机特班,华航、西航、西工大飞机系主任,兼任航天部一院强度所所长,是我国航空航天界一流的结构强度专家和教育家)。

中大航空工程系的历届系主任是罗荣安、柏实义、黄玉珊、谢安祜。柏实义,1913年生,江苏句容人,1935年中大电机系毕业后考入第一届机特班,1938年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1939年获加州理工大学空气动力学和数学博士,师从冯·卡门,与钱学森是同门师兄弟,1943年任中大航空工程系主任,后来任美国马里兰大学航空系主任。谢安祜,江苏常州人,1935年毕业于交大机械学院,1944年获加州理工大学航空工程博士学位,与钱伟长同在该校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1947年回国后在中大航空工程系任教授,1948 年任航空工程系主任,他在国内首先开设了当时最先进的“喷气推进机”课程,后来担任华航教授、西航和西工大航空发动机系副主任,导弹发动机教研室主任。

中大航空工程系曾经名师荟萃,历任教授的有罗荣安、余仲奎、张述祖、李寿同、李登科、张创、柏实义、岳劼毅(兼)、黄玉珊、谢安祜、许侠农、王培生,副教授有陈百屏、周广城(后6人一直在华航、西航、西工大任教)。中大航空工程系1949年后改名南大航空工程系。从1936年开始,毕业生共433人,其中机特班33人,研究生2名。

浙江大学在1933年就开始在机械系设置航空工程课程,1940年在机械系设航空组。1944年夏,浙大航空工程系在贵州遵义正式成立,应聘就任系主任的是范绪箕。

范绪箕,1914年生,江苏江宁人。193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1938年获加州理工大学航空工程硕士学位,1940年获航空工程博士学位,导师是冯·卡门。他与钱学森是同门师兄弟,两人同居一宅,关系密切。范绪箕主持浙大航空工程系期间,特别注重实验室建设,他的一个大手笔是设计建造了一个回流式风洞,这在当时是技术含量极高的试验设备,大大改善了浙大航空工程系的教学科研条件,同时也锻炼和培养了一批青年教师。在范绪箕、梁守槃两位教授指导下,由王培德负责设计风洞壳体,吕茂烈负责设计天平和螺旋桨,沈达宽设计用汽车发动机拖动的动力设备,这几位教师后来都是西工大的资深教授。

1949年,梁守槃接任浙大航空工程系主任。梁守槃1916年生于福州市,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曾在西南联大任教,1945年任浙大航空工程系教授,1952年由华航调往“哈军工”,1956年又从“哈军工”调往国防部五院,负责发动机研究和导弹试验,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的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海防导弹之父”,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先后在浙大航空工程系任教的有范绪箕、黄玉珊、万一、王宏基、戴昌晖、梁守槃、丁履德、陈维新、黄培楠、岳劼毅等。其中范绪箕曾任华航副院长,梁守槃曾在华航任教,黄玉珊、万一、王宏基、戴昌晖后来一直在华航、西航、西工大任教。浙大航空工程系(包括航空组)历年本科毕业生共约50名。

1952年10月,根据航空工业发展的要求,中央决定,将交大、南大和浙大的航空工程系整建制合并,组建了独立的航空学院——华东航空学院,建立了飞机设计和工艺、航空发动机设计和工艺专业,及相关配套的基础教研室,集中了三校航空工程系的许多先进设备。建院初期,主持校务的负责人是范绪箕教授,教师队伍中拥有国家定级为一、二级教授的有10人,他们是范绪箕、季文美、王宏基、许玉赞、黄玉珊、谢安祜、王培生、胡沛泉、曹鹤荪、梁守槃,这在当时国内理工科高校中堪称是“豪华阵容”。

不久,曹鹤荪与梁守槃作为骨干被抽调支援“哈军工”,加上交大航空工程系已被调到“哈军工”的岳劼毅与马明德两位教授,可以说,华航及其前身对“哈军工”的支援是非常“慷慨”的。不过,18年过后,1970年“哈军工”的空军工程系又整建制并入西工大,给西工大雄厚的师资队伍增加了强大的力量,也带来了许多先进实验设备,使西工大航空航天学科实力大增。

1953年10月,寿松涛(1900年生,浙江诸暨人)被任命为华航院长兼党委书记。寿松涛是个有战略眼光和强烈事业心、作风民主、关心师生的好院长,他对华航、西航及后来西工大的发展功勋卓著,深受师生员工的爱戴。

寿松涛的一个重大决策就是说服华航师生员工西迁到西安,以服务中央在陕西重点发展航空工业的战略布局。1956年8月,华航师生员工及家属 5000多人从富庶的南京搬到古都西安,这一壮举,对于全体华航人来说,实际是一次“航空报国”信念的洗礼!从此,这支汇聚长江三角洲航空教育精英的队伍扎根西北,成为构建我国西北西南航空航天产、学、研战略基地的重要支柱。国家对西航各方面都给予特别的扶持,从1956年到1957年夏,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了直升机专业,以及锻、铸、焊、热处理和表面保护5个新专业。

寿松涛深知,一所大学要办好,提高师资水平最重要。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全面封锁的情况下,除了在国内、校内培养青年教师外,他特别积极争取向苏联外派留学生和进修教师。高教部对西航也特别照顾,仅1956年全国高校100名赴苏留学名额中,就给了西航12个名额。这次西航派遣的留苏人员中,仅空气动力学组内就占了一半,可见寿院长决心之大。这些留苏的教师不负重托,学成归来都成了西工大的骨干力量。可以说,这一有远见的决策,日后在西工大得到了回报。

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崛起过程中,华航、西航及其前身确确实实是培养航空英才的摇篮,他们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祖国将记住他们。今天,创造这段历史的前辈们已自然老迈,不少人已经离开我们,望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一种赞美和崇敬的心绪充溢心头,名师和英才们锲而不舍、努力奋斗、追求卓越,是我们后继者的榜样。

二、西迁精神是西工大的宝贵财富

铭记“热爱祖国、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献身航空”的华航西迁精神

华航整体西迁,谈何容易!

首先,大多数人思想毫无准备。1952年,才随三校的航空工程系弃家离亲从“天堂”杭州、上海迁到南京,先是“寄身”在南工,随后才迁入华航卫岗新址,四年两次搬迁,安定不久,又要西迁,大家心情不舒畅。当时大部分教职工(包括留学回国的名教授)都是中青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祖祖辈辈生活在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事业有成、生活安定,突然要背井离乡举家迁徙到陌生的“缺米少鱼”的大西北去,思想上一时难以转弯。

其次,真要搬迁,具体问题也不少:年老的父母能否适应西北环境,家属的工作怎么安排,小孩上学怎么办,家具等坛坛罐罐怎么长途搬迁……总之,困难重重。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尤其在寿松涛院长苦口婆心的说服下,大家都明白了顾全大局、献身航空的道理,应该搬迁的师生员工居然一个不缺。5000多人浩浩荡荡,在寿院长的带领下,经过一个暑假的搬迁,既不影响上一学期的教学,又能下一学期在西航按时开学,真是奇迹!其中故事多多。

故事一:1956年夏季招收的新生录取通知书写着,祝贺你被华东航空学院录取,请到西安航空学院报到……当年招收的大多都是苏杭、沿海一带的新生,到西航9月1日开学,1000多名新生竟没有一个缺席迟到!

故事二:华航年轻教师顾松年,老母脑溢血卧床,得知独子即将远去千里外的大西北,总是辛酸泪落、抽泣着对儿子说“我再也见不到你了”。果然,1957年3月,顾母再度脑溢血。当顾老师赶回南京时,顾母已神志不清,无法给独生儿子一句临终的嘱咐。假期短促,顾老师不能长留医院伺候。当顾老师返回西安途径蚌埠时,母亲撒手西去。顾老师生未能尽孝,未能送终,心如刀绞。

1956年的西安,除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的少数工业外,基本保持新中国成立前的原样,相当落后。市容和生活条件与南京、上海反差太大,大家心情不愉快。当年的西安比现在的西安相差甚远,破旧的城墙,干枯肮脏的护城河,城墙与护城河间杂草丛生。城墙外基本是农村,西门外太白路是“雨天泥浆路”“晴天扬灰路”。再看西航,建设时正值建筑业“反浪费”高潮,所以基建造价过低,校舍外观土气,质量又很差。例如学生宿舍房间的隔墙是芦苇泥巴结构;主要道路是泥浆浇灌的碎石路,大多还是泥路,刚到西航那年9月正值雨季,泥泞难走。因为只完成了第一期工程,许多地方还在人工探墓。饭厅是基建时的临时草棚,无凳子,餐桌拥挤;伙食少米缺鱼,部分人吃面食不适应;蔬果单调,绿色蔬菜很少;气候干燥,部分人不适应,嘴唇干裂,少数人流鼻血,女生皮肤变粗糙……校内没有洗澡间,洗澡要到太白路上的建筑公司。冬天教室里没有暖气,冻得脚趾失去知觉。

其实,这些也还算不得非常艰苦,就是西航与华航反差太大,生活上许多不习惯。华航位于紫金山麓、明孝陵和中山陵景区旁,绿树成荫、风景优美;教学主楼是著名设计师杨廷宝(建筑界常说北有梁思成、南有杨廷宝)设计的,为新民族形式风格、钢筋混凝土结构、青砖墙、绿色琉璃瓦顶,高高的顶杆上竖有一颗闪闪的红星,现在看起来都十分美丽动人。在紫金山麓闪闪红星下读书学习是多么惬意!学生宿舍是红漆地板,宽敞明亮的房间有书桌可以自习,每层楼都有考究的洗澡间,在大操场锻炼后随时可以洗澡。吃饭是八人一桌,四菜一汤,荤素搭配,大米饭管饱。

到西航后,气候的不适应,生活的不习惯,有些人思想产生了波动。

故事一:有人在厕所门上发现了打油诗,抄录下来交给了寿院长。寿院长在一次大会上当众朗读,“家住上海市中心,为了事业来西京”,读了两句,院长说,“写得很好啊,上海学生,聪明灵活,为了航空来到西安,有志气、有文采,还押韵。”接着读“天气寒冷过不惯”,院长说,“西安干冷,生活不习惯,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学校在帮助同学克服困难上做得不够好,应该检讨。”又读“一心只想当逃兵!”院长说,“这一句就不要对后辈说了,我建议把‘逃’字改成‘尖’字,当发扬延安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克服困难的尖兵!”全场热烈鼓掌,这是院领导管理育人的率先垂范,院长在幽默中进行着生动的思想教育。事实上,后来一直都没有发现有人做逃兵。

故事二:胡沛泉教授来到西航初时是单身,他是新中国成立初中央“钦定的”二级教授,愉快地来到西航,默默地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胡先生一生扑在工作上,成家后,一直两地分居,妻子离世他都未赶得上告别。2016年胡先生已经96岁了,仍然坚持工作。时值华航西迁60周年之际,谈起西迁时,他一再说,“不后悔,华航西迁,就是为了占领航空航天制高点!”他说出了西迁师生的心声。

西迁的老一代教授大多已离世,当时的中青年教师现在也已是90岁左右的老人了,许多也已离世。他们热爱祖国,为了航空,扎根西安(包括父母和子孙后代),无私奉献,奋斗终生,许多人葬身西京,魂不归故里。就是当年华航、西航的留校学生,现在也已是耄耋之年,同样也毕生扎根西安,献身三航。在西迁后的数十年中,未及赶回家乡为父母送终的西迁师生太多了!

老一代教授的生平和贡献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表达的。令人欣慰的是,本书主要内容就是记述寿松涛校长和老一代华航(并继续在西航、西工大任教)教授们的教育思想和贡献,就是要铭记和传承“热爱祖国、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献身航空”的华航西迁精神,让后辈不忘初心,续写新的辉煌!

弘扬西迁精神,艰苦创业,建设西航

西迁对家庭、个人多有难言之隐;家大业大的华航整体搬迁,更不容易。自文件下达到搬迁仅一年时间,从选址、建新校舍到搬迁、安装设备,学校和家庭举家迁移,家属的工作安排、孩子的上学…工作量何其巨大。基建方面,校址1200亩原是一片坟地,要从人工探墓开始,边设计边施工。第一期工程先要完成教室、实验室、办公楼、宿舍、操场、中小学幼儿园、辅助生活设施……设备方面,有2台先进的精密风洞,庞大的航空发动机试验台,符合航空要求的冷热加工工艺实验室,基础课实验室,教学实习的机工厂,教学办公和生活用的桌椅板凳床、锅碗瓢盆炊事用具……人员方面,教师干部、工厂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医务人员、保卫人员、绿化技工、炊事员、理发师、后勤工人、家属孩子;此外,还有银行、邮局、商店等职工。总之,正如寿院长所说,除了监狱以外,一切具备。这一切工作,除了中央安排、全校教职工特别是后勤部门干部、工人的努力以外,与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府及陕西人民的支持配合是分不开的。

西迁初步完成,1956年9月1日按时开学,教学、实验、科研、生产一切正常运转。

真正的艰苦在于重新创业,发展西航。

西迁运来了大量设备:2台精密的风洞(那时全国只有3台风洞),其中1台是由原中大转华航的意大利进口的直流式风洞,另1台是由原浙大航空工程系主任范绪箕领导自行研制转华航的当时很先进的回流式风洞;庞大的航空发动机试验系统,飞机和发动机设计、工艺(冷热加工)方面以及其他实验室和机工厂大量机器、设备;基础实验室的大量机床等设备。教职工日夜奋战高质量完成了安装调试,及时开展了实验、生产并进行了项目研究。与此同时,还进行了扩建和新建,例如发动机系建设了引气、喷气发动机、燃烧实验室等。

二期建校基建工程,在师生员工义务劳动辅助下,不到一年很快就完成了。全校铺了水泥路,盖了饭厅、澡堂,健全了大操场,生活得到了改善。从南京运来了雪松、法国梧桐等树木,假山石料和花草,绿化做到了寿院长提出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硕果累累”(后来因建立航海系、扩建航天系和附中,苹果园铲平了,核桃树砍了),建设了园林式校园,还在友谊路种了法国梧桐,图书馆前建造了假山喷泉花园。当时在西安,无论是机关、工厂还是学校,这都是独一无二的,就是到现在也毫不逊色。

华航建立时就有航空金属(包括金相和热处理、表面处理)、非金属材料、工艺与成型等教研室,为后来建立的材料和热加工系奠定了基础。1952年飞机系创建了工艺专业,下设飞机零件制造、飞机装配、飞机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飞机表面保护、飞机工厂车间设计,同时建立了飞机工艺实验室。西迁后,飞机和发动机工艺专业建设得也很出色,在很短时间内开展的实验和研究囊括了20世纪50年代飞机制造工艺中的主要内容。

1953年,航空发动机系建立了工艺专业,华航西迁前建有发动机工艺实验

室、金属切削刀具及机床实验室,此时仅工艺实验室的新颖设备就有德国的磨齿机、捷克的自动车床、苏联的四轴自动车床、波兰的旋铣等。飞机工艺和发动机工艺的西迁和扩建,为以后合并为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系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此为核心,建成了今天的机电学院。

至此,西迁完成,在全院教职工的努力下,教学、科研、生活一切都按部就班有序进行。

寿松涛院长早在华航时期,总结了南大、交大和浙大三校航空工程系和华航的办学经验,提出了“三实一新”(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校风,并身体力行积极倡导贯彻执行。

在完成西迁及建设西航时,寿院长多次强调,要继承和发扬名校的优良办学传统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把学校办成社会主义的名牌大学、万人大学。寿院长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办教育要抓人才、教材、器材的“三才”建设:包括派送苏联培养副博士、自培研究生、派遣进修生;按“少而精”“加强基础”“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编写出版了大批新教材;国家投资也急剧增加,1956年二机部给予的设备费就比往年增加了4倍,一次就批准进口50多台先进设备,极大地推进了实验室建设,在此期间建设了“三研”(第三研究室)风洞群、喷气发动机试车台,各专业和基础实验室都有显著的发展。寿院长在学院专业建设上高瞻远瞩,具有战略眼光,具有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根据国家的需要和科技的发展,在国家加大投资、保证重点的方针下,狠抓学科建设:在1954年筹建航空热加工工艺专业的基础上,1956 年增设了金属材料和热处理、锻压、铸造、焊接、表面保护5个专业;1957年春,二机部决定将北航金属材料热加工系整体搬迁到西航;1957年初又增设了直升机专业,筹建导弹系、无线电系、自动控制系。一个以航空航天学科为核心及支撑核心相关配套的基础专业体系快速形成。在学科建设发展的同时“向科学进军”,科研成果显著,学校举行了盛大的科学报告会。

西航发愤图强弘扬西迁精神,呈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三才”建设、专业建设、科研成果、师生人数都快速发展。西航在全国成为与北航并立并各有千秋的航空名校,在西安地区则与西安交大同为一流名校。

西迁的伟大意义

在华航西迁60年后的今天重新审视,西迁具有更加伟大的意义。

20世纪50年代的西迁是中央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做出的伟大布局。人所熟知的华航、交大整体西迁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同时西迁的还有一大批工厂和有实力的大学。院校方面,如1954年由原中大医学院改建的第五军医大学从南京西迁至西安与原第四军医大学(其前身之一是1941年成立的八路军晋西北卫生学校)合并扩建成新的第四军医大学(包括第一、第二附属医院)。1958 年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从张家口南迁至西安。1956年苏州工专土木和建筑艺术科、青岛工学院土木系西迁西安,西北工学院土木系由咸阳迁西安并入,组建成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工业方面,我国20世纪50年代“一五”中,苏联156项援建项目,陕西获 24项,西安地区获其中的17项,居全国之首,不少沿海省份一项都没有。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迁建立了纺织城、多家建筑公司、庆安飞机附件公司、红旗航空发动机公司、兵工工业和研究院、电子工业、鼓风机厂、缝纫机厂;1955年起中央又新建了阎良的航空城,以及后来20世纪60,70年代汉中、凤州、平坝、遵义等航空航天的三线建设,其中包括北京航天一院1964年内迁建于凤州后又迁至西安的067基地,之后又建立航天四院等,形成西安两大航天城,上述这些西迁及建设项目都不乏沿海地区人员、技术、设备的西迁支援。这一时期数万人规模庞大的西迁,奠定了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和工业发展的基础,从此开始改变西安地区的落后面貌。

中央在20世纪50年代做出了加强西安地区教育和国防工业的西迁布局,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2014年又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此三大战略决策一脉相承。因此,从现在来看,当年西迁的伟大意义绝不是单纯交大、华航的西迁,而是实现了国家三大战略决策的第一步,20世纪50年代的大规模西迁,是后两步的先行,为后两步奠定了基础。

华航西迁还有特别的意义:使华航与航空工业在西部配套——后来实现了与航空、航天、航海事业配套,与厂所联合搞科研、研制,给厂所输送了大量人才。没有华航西迁,就没有西航,就没有西工大。华航西迁为西航、西工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西航、西工大建立和发展的里程碑,更使西部地区航空、航天、航海科研院所和工厂有了高等学校的支撑。

今天重新认识华航西迁精神和西迁的伟大意义,就是要弘扬和传承西迁精神,为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再立新功。


三、传承华航西迁精神,共创西工大美好未来

西工大的建立和发展是华航成立和西迁、西航再度创业发展的新阶段,让我们回眸难忘的历程,共同展望美好的未来。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1年起,西北工学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有6个系9个工科专业。1956年高教部计划将西工办成国防特种工业学院,因此着手进行了调整,将9个专业调出8个支援了西安地区和北京某些院校(对这些院校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西工留下一个机械系:包括机械制造工艺老专业一个,新建热加工专业4个,水中兵器鱼雷、水雷专业2个(刚招收了学生,正筹备师资、教材、设备)。由于高教部改变了原有的设想,此时西工已难以独立成院,因此1957年10月5日,高教部和二机部联合决定,将西工从咸阳迁入西航原址,两校合并成立西工大。至1958年10月西工的大批教职员工和学生迁入西航,才真正完成了迁并,西工大第一任党委书记是刘海滨,校长为寿松涛。

西工师生员工迁入西航时,从咸阳西工校本部背着行李步行向西航进发。西航全校师生员工全体出动,分成两队,一队去三桥迎接,一队从宿舍至边家村列队迎接,在三桥、边家村抢背行李,一直将西工师生员工送入腾出的最好宿舍,好不热闹!从此,两校师生员工成为一家人,同建西工大。

两校合并时,西航有飞机工艺和飞机设计、航空发动机工艺和设计2个系、4个主体专业和实验室,以及配套的基础专业和实验室,新建直升机设计专业1个,新建航空材料与航空热加工类(包括锻、铸、焊、热处理和表面保护)专业5个,这5个专业,如上所述,在华航时就以为航空专业服务的各教研室或基础课的形式存在。

并校不久,北航的航空锻造、铸造2个专业师生和设备执行原迁入西航的计划,来到了新成立的西工大,加强了热加工系的力量。西工的机械制造工艺和热加工专业分别与航空发动机工艺专业和热加工专业合并。两校合并后,从1958年到1960 年又陆续建成航空无线电系、导弹系和航空自动控制系。至此,经过合并调整和发展,西工大已有9个系,共39个专业,形成了以航空为主体,兼顾导弹和水中兵器的西工大专业体系。1960年10月,中央决定将西工大列入全国重点高校行列。1961年2月,西工大改由国防科委领导,就西工大专业设置明确指示“应以飞机为主,有重点地发展导弹和水中兵器专业”。经过调整,到1965年西工大缩减设置29个专业,其中航空航天类有25个专业,水中兵器有4个专业。

水中兵器专业在并校成立西工大后得到真正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2个专业发展到4个专业。1970年3月中央军委和国防科委决定,将水中兵器系调整给六机部,不属西工大建制。直到1979年,国务院国防工办又决定水中兵器系仍划归西工大,1980年恢复招生。1985年及以后水中兵器系发展较快,1992年建立了鱼雷制导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相继建立了博士学科点、重点学科,逐渐发展为今天航海学院的规模。

1970年,我国著名的“哈军工”空军工程系整建制并入西工大,其所属的8个专业分别并入飞机系、航空发动机系、无线电系、导弹系、自动控制系,其很强的教职工队伍和先进的设备大大地增强了相关专业的实力。

1976-1985年,经过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后的整顿,教学秩序得到了恢复,教学质量很快得到提升。1985年西工大被列为15所国家重点建设大学之一,1986年获准首批建立研究生院。1989年争取到世界银行贷款400万美元,用之加强了重点学科建设,并建立了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992年,国防科工委建设国家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西工大获得3个,航空、航天、航海各有一个,总资金3300万元。1996年9月学校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22所重点大学之一。1999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同时也进入教育大发展、国防大加强的时期。2002年1月,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4个部门投资9亿元重点共建西工大,标志西工大首批进入了“985工程”建设行列。西工大“211工程”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三航特色的重点学科,“985工程”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三航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之后,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按照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坚守使命,追求卓越,正在为将学校建设成为学科特色鲜明,在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华航西迁精神作为西工大精神文化传统的宝贵财富,也在学校建设发展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回望历史,我们深刻感受到华航西迁对西工大乃至西部地区的伟大历史作用。60年来国家对西部的几次大规模建设开发,使西部已沧桑巨变,在今天中国崛起的大潮中,中国西部航空航天产业群受到国人与世界的瞩目,各种新型号的飞机导弹井喷式涌现,祖国的西部已真正建成为国防的战略后方基地,充分证明中央当年决策布局的正确英明。

运20最近开始装备空军,ARJ21-700飞机正式商业运营,歼20研制不断推进,“东风31导弹”、全新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发射成功,其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就在西安研制生产,西部已是航天基地之一。在这些重大型号研制中,西工大毕业生勇挑重担,充当了中坚力量和领军人物。事实证明,西工大为我国特别是西部航空航天产业提供了一流的技术与人才支撑,西迁的华航人与走到一起的西工人和哈军工人不辱使命,在航空报国、献身国防的信念引领下,向祖国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如果说华航及其前身是我国早期航空工程的摇篮,那么现在可以说西工大已是新时代我国航空航天与水中兵器英才的摇篮。西工大在地处相对艰苦落后的西部,又经受市场经济淘洗,在人才难聚集的客观条件下能保持此殊荣是很了不起的,是几代人传承西迁精神艰苦再创业的结果。校外同行所称的“西工大现象”,其实现象是内涵的外化,“西工大现象”的内涵就是华航西迁精神与延安精神结合、华航西航西工大“三实一新”校风、“哈军工”优良作风、西工抗日时期艰苦办学精神等学校优秀历史文化融合、传承和发扬的结果。

回顾华航西迁60年来的发展历程,最值得我们汲取的经验就是坚持三航特色,就是坚持华航、西工、“哈军工”空军工程系三脉融合发展、携手奋进!

华航、西航,以及西工大的快速发展,是历届校领导秉承寿校长“三才”建设、坚持航空为主有重点地发展航天航海的思想、建设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和狠抓学科建设的结果,是广大干部和教职工忘我工作、抓住机遇、团结奋斗的结果,更是国家办学方针指导和财力上大力扶持的结果。

三航是西工大的生命线。西工大有深厚的航空底蕴以及随之发展的航天、航海基础。长期以来,西工大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都以三航为特色,与西北、西南地区航空航天厂所产学研结合密切。国际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发展航空、航天,建立天军、空军,增强海洋实力,国家将大力支持西工大的三航发展,突出三航是西工大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正确之路。我们绝对不能放弃国家的三航战略需求,不能放松与西北西南国防企业研究机构的联系与合作,要坚持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把教学和科研很好地结合起来,引领学校创新发展。

我们回顾历史,不忘初心,面向未来,继续前行。我们要在学校党委带领下,真抓实干,破解难题,携手共进,奋勇拼搏,响应“双一流”号召,为将西工大建成三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

资料来源:《华航西迁》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127号

邮编:710072

联系:西北工业大学航空楼A319办公室

TEL:029-88493671  FAX:029-88493671

版权所有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 http://hangkong.nwpu.edu.cn

空院微视野